流浪地球观后感

时间:2024-07-25 17:06:59
流浪地球观后感集合15篇

流浪地球观后感集合15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流浪地球观后感1

昨晚,妈妈带我到电影院观看了电影《流浪地球》。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地球本来是围绕太阳转的一颗小行星,可是因为太阳即将毁灭将会吞噬地球,同时地球表面气温已经达到了零下八十几度,宛若整个南极。人类只能住在地表层负一百多层电梯的地球里面,人类决定将整个地球打包走,亡命宇宙。为此人类在全球制造了1万多台很大的推进器和转向机,帮助地球改变转向,用时2500年,到达宇宙里的新家园。

他们在前进的路上碰到了木星,木星有很大的引力,吸引着地球的大气层,而且强大的引力会将地球和木星相撞,并且将地球瓦解掉。人类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法让地球不撞到木星,很快就要到世界末日了。全球政府也发布通知让各国救援先锋的人都回家跟家人相聚等待着地球灭亡时刻的到来。

中国救援队在最绝望的时刻想出了一个办法:因为木星上有很多氢气,点火发射火力到木星上点燃木星氢气,让火力冲爆力推开地球不让地球撞击木星。为此其中几位队友,在执行这个任务中丧命,还有几位身受重伤,历尽千辛万苦,可惜已发射的火力离木星还差五千公里。

就在最后一丝希望破灭的时候,一位中国的宇宙飞行员决定点燃宇宙飞船,然后自己带着飞船上的燃料飞到木星上点燃木星,可是国际政府因为那个飞船里有很多重要的文件和人类的文明种子,让他放弃地球。这位飞行员为了地球上的三十五亿人类还是独自将飞船飞到了木星上,引爆氢气黑洞并且光荣牺牲了,他的牺牲换来了地球的获救。

看完这个电影,我觉得人类真的很团结一心,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大家都挺身而出。这种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流浪地球观后感2

未雨绸缪,人类才有希望!

太阳日渐衰老,氢核聚变逐渐停止,阳光的减少导致地球进入新的冰河时期。最终,随着太阳的爆炸整个太阳系都将不复存在,人类被迫带着地球去寻找一个新的类太阳系来获得新生,这就是《流浪地球》的大概剧情。

显然,带着地球去流浪,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人类在这一灾难到达之前,必须要完成各种准备工作:制造出能够推动地球脱离太阳系,实现太空遨游的动力系统,找到足够的能源,还得有抵抗宇宙强辐射,躲避陨石碰撞和大型天体引力陷阱等等各种“天方夜谭”式的技术和能力。

或许,地球根本不需要去流浪。到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能够捕获宇宙中的新能源,直接加注到太阳上去,来延长太阳的寿命,或赋予太阳新的生命。但这都需要我们人类孜孜不倦地去认识世界,以利用宇宙中的资源来拯救我们的家园。

当然,你可能会说,那还不知道是多少万年,甚至是千万代以后的事情,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杞人忧天。那,我们可能就大错特错了!人类只有未雨绸缪(mou),有备无患,才会有持续繁荣发展下去的希望。

小朋友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也只有一个太阳,她们都很脆弱。我们不只是需要从自身的小事做起,不丢垃圾,保护环境,热爱和平,我们更需要仰望星空,学习研究科学技术,为地球的未来,为人类的未来,贡献我们的智慧!

最后,我强烈推荐小朋友们去看《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不过,里面提到了许多科学术语。比如,大天体引力、板块位移、行星发动机等,还提到了牛顿、爱因斯坦、霍金这些科学巨人。所以,我建议小朋友们,平时要多读科学类的书,多学科学知识,不然可能连这部电影都看不懂了!

流浪地球观后感3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播出后,有些人看到了“希望”,有些人理解了“牺牲”,还有些人感受到了“格局”。

《流浪地球》这部影片最触动人心的应该是在巨大灾难降临时,释放出的人性那美好的一面——不畏牺牲,勇于奉献。处在和平国度,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不畏牺牲”可能距离比较遥远,在和平年代,它完全可以化作“努力拼搏,敬业奉献”这一优秀品质,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中。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奋斗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远离家乡,只为寻求一份“希望”。最近我在抖音上关注了一个北漂女青年,她把自己在北京奋斗的点点滴滴记录在视频里,把北京的残酷以及美好都展现得很真实。我想这应该是大部分打拼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的常态,每个人都在为了改变命运而不懈奋斗,为自己,为家人……正如影片最后的那一幕,为了拯救他人,刘培强独自驾驶空间站主控室向木星冲去。

从《战狼2》到《红海行动》,再到《流浪地球》,可以说中国的电影视野正在向更广阔的空间开拓。不同于单纯的爱国英雄主义,从电影的标题——《流浪地球》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关于人类命运题材的影片。当今时代,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虽然我们的地球短时间内不会像电影里讲述的那样遇上毁灭性的灾难,但是当今世界仍然面临着种类繁多且变化多端的问题。在平衡人口与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问题上,每个国家都应该脚踏实地,朝着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努力。这部影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当人类团结一致时,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流浪地球》已经出发,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流浪地球观后感4

要说今年票房最多的电影,当然是非《流浪地球》莫属。它是中国首个科幻片,这个电影他们制做了四年,从20xx年就开始制片了。《流浪地球》票房已经达到32亿,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科幻片。

这部片还是以中国元素“爱”围绕的。电影的开始,是刘培强带着他5岁的儿子刘启。影片最后,刘培强开着空间站点燃了木星。自己也化为燃料牺牲了。

这部片也是刘慈欣的著作。制片人制作了1万个道具,5000多个镜头。演员们穿的衣服也特别厚。

这样的视觉镜头让人觉得很新奇,什么车,地球发动机,地下城,以及他们身上穿的衣服。

有演员表示,那样的衣服特别闷,那个衣服足足有60斤重,还有那些带机械骨的衣服有80多斤重!他们说累是不用演的,是真的累。

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太阳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万一千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这一宏伟计划的进程中,无数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九死一生的冒险和对人性的终极拷问也同时上演[2]。

这个电影几乎都是满房,我和舅舅,舅妈,妈妈一起去,中午订票才有几个人,下午看电影的时候发现…影院已经满了。可见这部片有多好看。不到几天,票房已经满40。1亿,涨了十多亿了。网络上有许多好评,有一个人说:“这部片我只打88分,12分哪去了,开车不规范扣分了。”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一 ……此处隐藏2918个字……对于生命的无限忠诚。

流浪地球观后感11

寒假期间,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大体内容是讲太阳经过数亿年后逐渐衰老膨胀,若干年后即将吞没地球,人类为了自救,提出了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计划。就是在地球表面共安装了1万台发动机,企图推动地球脱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

我是一个漫威迷,钢铁侠、美国队长、蜘蛛侠……已经成为了我的口头禅,更是我和同学们课间讨论的热门话题。但在《流浪地球》这部大片面前,复仇者联盟他们也只能算是相当软绵绵的科幻了。

在这部电影里面,有一个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片段,就是由于木星的引力太强,地球推进器受到干扰接连停止工作,地球并没有按照人类预测的轨道行走,出现意外被木星的引力吸了过去,就在全世界人们要绝望的时候,女主角韩多多发了全球广播说希望大家不要放弃,一起加入她们,抓住最后机会拼一把。不出所料,离开的人们又返回来帮忙,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可是推进器喷发的火力到达一半高度就没了,就在人类再次彻底绝望的时候,空间站里的刘培强却已经开启了空间站向木星飞去,计划用空间站里的30万吨燃料引起爆炸,冲击波使地球远离木星。虽然刘培强牺牲了,但是计划也成功了,人类取得了胜利。

就在这时人们明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无论在什么时候一定不要放弃,要永远充满希望地活下去;还要团结一致,为了人类的利益,要有牺牲精神,舍小我顾大家。这是我感触最深的地方。电影很好看,希望大家有空看一看。

流浪地球观后感12

今天在电影院看了最近很火的《流浪地球》,可能是荧幕和座位的问题,3D效果倒是没有很震撼。先从观感来说吧,没有很震撼,也没有很煽情,可是要表达的主旨却很正面。影片很明确的表示出我们要爱护地球,同时也很符合我国一直很倡导的和平共处,全世界都是一家人的理念。还有一点很触动我的就是,我们需要深思一下,大数据时代人们对数据的盲目相信的后果,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依赖和控制真的不会出现被反控的情况吗?在影片中地球避免与木星相撞的几率是零,大数据测算出这样的结果,广而告之,大家要放弃,但是大数据没有算到,人类是这些冰冷的数据,中无法预测的变数,所以人类选择了坚持,选择了奋力一搏,选择了自我奉献,最终地球也逃离了,人类文明得以继续延续。

这部影片当中广受争议的,还有剧中的特效,有些人认为这种特效与好莱坞大片相差甚远,另外,有些人就会比较客观的评价说,凡事都有个过程,这样的特效水平比以前已经好多了。其实我更倾向于后者,我们的科技在进步,我为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而骄傲。

最后就是这部电影在拍摄过程中,人多而杂乱,这可能也跟我国是人口大国有关吧!总会有一种人多力量大的感觉,所以在影片中也充分体现了,只要人们团结在一起,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流浪地球观后感13

终于,我在电影院看到了好评如潮的《流浪地球》。看完之后,非常震撼和感动。宏大的叙事格局,炫目的特效制作。在一瞬间我以为这是一好莱坞大片。因为这部电影的特效制作,真的是我看过的国产电影中最好的。

但是和别的爆米花电影又有所不同。《流浪地球》不只是简单的爆米花电影。在宏大的特效场面之下,还有很多东西值得让人深思。其实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不太喜欢刘启这个角色,感觉他冲动,蛮横,只会怪别人,尤其在大楼里运输“火石”时,他坚持先运人,让人觉得他是个自私的人。后来大楼崩塌,他把姥爷的死怪罪到了救援队长王磊的身上,却没有考虑到那个在临死之前还努力帮他姥爷生存的战士赵志刚,他也死了。队长也很伤心,而他却只会一味地抱怨。

但仔细想来,刘启也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他从小失去母亲,憎恨父亲,姥爷带他长大。他的人生在地下城度过。姥爷和妹妹就是他的全部。在末世来临的时候,又有谁能做到大义凛然,舍己为人呢?他其实已经很棒了。他其实有机会开车回到地下城。在地下城中与地球一起灰飞烟灭,但是他没有,他很勇敢。他敢想,敢做。

不止他一个人想到了点燃木星(剧中后来也交代了其他专家也有这种想法,但被否决了),但只有他把这个想法付诸行动。细细想来,刘启其实就是末世人类的镜子,习惯了恐惧,但又不恐惧。就像影片最后说的,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我们还在害怕什么呢。

流浪地球观后感14

听说电影《流浪地球》很好看。今天我爸妈也带我去看了这部电影。

影片讲述了地球的生存遭到破坏,人类需要发动机来维持地球运转的故事。人们被迫建造地下城市并居住在这里。陈奇,他的姐姐和爷爷也在这里住了十七年,而他的父亲作为一名宇航员在空间站住了很长时间来保护地球。出于对地面世界的好奇,有一天,陈奇把他的妹妹带到了地面。结果他因为偷了爷爷的驾照非法驾驶被警察抓了起来,前来救他们的爷爷也无辜卷入。这时,由于地球受到木星引力的影响,地壳破裂,他们侥幸逃脱。在去避难所的路上,他们的车被救援队征用,救援队去把燃料火石运送到发动机上,所以他们开始了运送火石成分。的任务。我爷爷死在了危险的路上。当陈奇和他妹妹伤心欲绝时,更坏的消息传来了。地球将与木星相撞,地球将被毁灭。就在大家都放弃的时候,陈其发动了大家用发动机发射导弹摧毁木星。虽然经过大家的艰苦努力并不成功,但是是陈奇的父亲驾驶太空站拯救地球,炸毁了木星。虽然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正是他们的牺牲,带来了更多人的生命。

通过看这部电影,我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这里,我呼吁每个人爱护我们的环境,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希望电影中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同时,我也学会了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只有坚持,我才能成功。

流浪地球观后感15

几天前,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是《流浪地球》。

这部电影讲了这样一件事情:太阳开始膨胀,太阳系即将消失。人类决定用2500年时间分5个阶段到达4、2光年外的新家园。经过木星时,被木星吸引,地球面临着巨大危机。主人公及其身边的人临时被救援队征入。救援队面临众多危机过后,地球离木星只剩下很短的一段。在千钧一发之际,人类做出了大量牺牲,成功在离木星只有几千米之时点燃木星,逃离了木星。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今天地球上正在发生着的灾难。离电影里那个时代还要过上千万年,太阳现在还很年轻,等那时恐怕都殖民河外星系了,虽然这不太可能。但,现在地球面临着一个问题—————全球变暖。就拿迁安来说,近几年冬天的雪越来越少。而全世界,海平面在不断上升,威胁着海边的城市和居民。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太阳系边缘有很多危险,人类需要很高的技术才能把人类带出去,而21世纪似乎不太可能研究出来。如果人类不控制住环境污染问题的话,几十年后,上海、纽约、迈阿密、新加坡,一批又一批的城市将毁灭于洪水之中。据一份资料显示,海平面上升10米就会淹没美国的大量土地,其中不乏大城市。如果海平面不断上升的话,也许青藏高原会入选最安全地区,将变得拥挤不堪。最后,要么像金星那么炎热,要么像火星那么荒凉。

人类必须保护好地球。鸟还会保护后代,狗还会看家护院,人既然是高等动物,就要像高等动物一样,保护子孙后代不断生存下去。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地球吧!

《流浪地球观后感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