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通用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1设计意图:
“教育源自幼儿生活”。孩子们都经常听大人们说要爱护牙齿,但是在行动上却不是那么主动,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抱着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动画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一种形式,借助多媒体设计的课件,在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幼儿很感兴趣。活动分成三个大环节。一、认识牙齿的功能;二、认识龋齿的和爱护牙齿;三、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三个环节分工清晰,环环相扣。让幼儿了解牙齿,认识龋齿的原因、危害,从而主动地去保护牙齿。活动采用了了解原因、经验交流、亲身体验、表述总结等教学方式,让幼儿多方面地感知,感受,从而使知识内化为幼儿的主动行为。
活动目标:
1.了解牙齿的.作用和保护牙齿一些简单常识,知道保护牙齿。
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用牙卫生习惯。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刷牙
活动难点: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人小镜子一面。口杯、牙刷一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观看动画片:《牙齿逃跑了》引导幼儿了解牙齿的用处。
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部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看片断(一)
师提问:皮皮睡觉前都做了些什么?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2.看片断(二)
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牙齿遭到破坏会受得了吗?
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3.看片断(三)
师提问:牙齿为什么逃跑了?(因为不刷牙,会龋齿,牙齿生气了就逃跑了)
没有了牙齿,人会怎么样?(引导幼儿回答牙齿的用处)
3.牙齿有哪些作用呢?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展示牙齿的功能。(咀嚼、发音、美观)
4.小结:牙齿的用处可大了,可以帮助咬断嚼碎食物;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发音,使我们说话清楚;让我们变得漂亮。所以,小朋友一定要注意保护牙齿。
(二)探究保护牙齿的方法
1.小朋友们有蛀牙吗?请幼儿同伴间互相看看、说说。
2.自己每人拿一面小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蛀牙。
3.出示课件图片,认知龋齿。
师:牙齿非常有用,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牙齿,那么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呢?小朋友和小伙伴讨论一下吧!
4.结合课件图片,教师小结保护牙齿的方法:早晚刷牙、不咬硬物、少吃糖、定期检查。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正确的刷牙方法。观看课件《乐乐学刷牙》每位幼儿跟随动画一起学刷牙。
6.看完动画课件,老师结合模型带领幼儿练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老师先示范,再请个别幼儿尝试)
7.表演《刷牙歌》
(三)活动结束:
1、播放刷牙方法的图片,幼儿在图片提示下体验巩固正确的刷牙方法。
2、幼儿刷牙,老师巡视指导。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2我们会长高设计思路:
升入中班后,孩子们都觉得自己长大了,是哥哥姐姐了。本次活动“我们会长高”是学习活动书上《身体的秘密》主题下的一个站点,逐步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和表现自己对长高长大的愿望。活动中以长高这个情境贯穿,形象地引发幼儿对画面人物大小高矮的关注,让幼儿能尝试按纸的大小化地表现任人物,改变以往总是将人物画的很小的状态。同时在升入中班后,孩子在画人物时,往往会遗忘身体上的某一个部位,也会将手臂、腿画成单线条状。因此活动中,想通过老师生动的语言引导,让孩子在表现技能上有所提高。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用散文诗导入,引发幼儿对自己成长历程的关注,引导幼儿期待快快长高;第二环节用课件找一找,巩固幼儿对人物绘画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最后在分享交流环节中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要长高而且长得健康。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纸的大小比例人物长高的基本特征,身体各部位不遗漏。
2.萌发快快长高的愿望,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体验自己健康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绘画纸、勾线笔、图片
活动过程:
一、我在长高--分享与讨论,感知自己身体成长的变化
1、刚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时候,我是这样的;小班了我开始来幼儿园了,我是这样的;现在,我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我又是这样的。(出示三个阶段的照片)
2、随着我们一天一天的长大,我们有哪些变化呢?
小结:我们一天天的`长大,身体也在发生变化,一天天的长高了。
二、我要长高--通过观察比较,感受绘画人物的比例和特征。
1、观看图片,这三个朋友谁最健康?有哪里不对劲呢?(少了耳朵、细胳膊细腿)
1)、身体长高了,房子也要变高(把纸张竖着放)
2)、长高后,脑袋大又圆,聪敏又可爱(纸张的上半位置表现头部特征)。
--出示圆圆的大脑袋,哪个脑袋啊?(选择摆放)
--大脑袋圆又大,顶住左右天花板
3)、小手小脚粗又壮,结实又健康(请个别幼儿上前修改原来的细胳膊细腿)
小结: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地方都很重要,谁也不能少,我们不仅要长得高而且要长得结结实实,有力量。
2、给高高的自己拍张照。
1)关注五官是否有遗漏
2)关注任务画面是否撑满整张纸。
3)关注幼儿表现手脚时,是否能双线条表现。
4)引导幼儿为自己的照片进行装扮和添画。
三、谁高谁矮--游戏中进一步感知体验我在长高
1、展示幼儿的作品
2、这么多朋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关注五官特征、关注人物大小,关注画面添画等)
小结:原来健康的宝宝人人爱。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3设计思路:
一年一度的暑假即将来临,在漫长的暑假里,孩子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安全、愉快的暑假,特此设计此活动。
考虑到幼儿未真正懂得暑假的含义,于是,在活动的前端,便设计了让幼儿了解“暑假”这个词语的含义 ……此处隐藏18684个字……"快乐口袋",提问并导入课题。
教师:"老师这儿有一个神奇的口袋,你们看,口袋上有什么呀?"——————引导幼儿观察口袋上有关快乐的画面。教师:"哦,是开心的笑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口袋里装了什么。"老师取出袋内照片,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照片。照片里都有谁?当时你在做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还能用什么方式表现你的快乐呢?(请幼儿唱歌或跳舞)教师:小朋友带来的都是开心、快乐的照片,那除了开心的笑,还有什么表情呢?(还会哭、会生气)生气的时候什么样子,请幼儿表演一下。那生气、哭鼻子和笑哪个好呢?(笑)笑起来很快乐,今天徐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关快乐的故事《快乐口袋》,我们一起听一听。
二、听听——————幼儿欣赏故事,体验作品经验。
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故事,讲完故事后进行层层递进地提问,使幼儿对故事有初步的`了解。
教师:"故事里有谁对着口袋说了快乐的事?""小动物分别对着快乐口袋说了什么?""后来森林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小动物们心里感觉怎么样?"是什么让小动物们又重新快乐起来的?"小结:是快乐口袋让小动物们想起了以前许多快乐的事,大家又重新快乐起来。小朋友们平时肯定也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那我们要像故事里的小动物一样想办法解决它,多想一些开心的事,你就会变得很快乐。
三、玩玩—————把快乐告诉口袋,巩固经验。
1、教师:"故事中的小动物有那么多快乐的事儿,你们平时遇到过快乐的事儿吗?""我们来做个游戏———把快乐告诉口袋,你们能像小动物一样也把自己的快乐对着口袋说说吗,让大家一起来分享。"2、请幼儿讲快乐的事情。
3、老师讲快乐的事。
教师:小朋友讲了那么多快乐的事,老师也有快乐,徐老师也来讲一讲。
教师小结:小朋友有快乐的事,老师有快乐的事,相信在座的客人也有他们的快乐。原来快乐属于每一个人,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所以我们要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情,每天都带着微笑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玩,把你的快乐讲一讲,说一说,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快乐、分享快乐。
四、结束活动
1、教师:现在让大家一起来跳个舞吧,用跳舞来把我们今天的快乐表现出来。
2、一起跳《唱和笑》。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14活动目标:
1、知道鸡蛋是母鸡下的,了解生鸡蛋与熟鸡蛋的构造及不同。
2、了解鸡蛋的吃法,知道鸡蛋有营养,培养幼儿不挑食得好习惯。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锻炼小肌肉。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熟鸡蛋20个幼儿自备
2、生鸡蛋1个,沙拉酱1瓶
3、鸡蛋吃法图,字卡,乳胶,餐盘、餐碗若干
活动过程:
1、故事:《鸡妈妈找蛋》。“鸡妈妈的蛋在哪里呢?”
2、请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觉鸡蛋。
摸一摸蛋壳有什么感觉?
看一看蛋壳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闻一闻鸡蛋有什么味道?
互相比一比谁的鸡蛋大些,谁的小些?
请幼儿数一数全班有多少个蛋?
3、请幼儿剥开鸡蛋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4、老师出示鸡蛋请幼儿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
提问:为什么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鸡妈妈生出来的生鸡蛋还是熟鸡蛋?
生鸡蛋怎样才能变成熟鸡蛋?
你们吃过那些有鸡蛋做成的东西?(出示吃法图)
5、幼儿品尝鸡蛋制品及动手制作鸡蛋沙拉
讨论:你吃到了什么,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的,怎么做成的等等
6、总结:让幼儿了解鸡蛋是有营养的,教育幼儿不挑食。
“鸡妈妈感谢小朋友们帮助他找到了蛋,送给你们一些礼物,请你们到活动区去发现吧”
区域准备
美工区:装饰蛋宝宝
表演区:鸡妈妈找蛋
数学区:蛋宝宝益智
操作区:制作蛋花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从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学会技能,以达到获取经验、建构概念,培养能力的目的。 目标贴近孩子的生活。活动中让幼儿通过说蛋、剥蛋、吃蛋、找蛋、多媒体课件等、引发幼儿的积极性。准备充分、选材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本次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导入过程中并没有吸引孩子,特别是老师总是在帮孩子们回答问题。
通过交流让我对原有的经验进行综合、丰富和充实,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我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完善自己。我会在以后不断的努力,取长补短,也谢谢大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15一、目标:
1、科学、正确地面对性话题,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基本的防卫方法。
3、能自由地表达,积极地思维。
二、准备:
1、活动前的调查,对两性的区别有了初步的认识。
2、搜集大量的性教育资料,以应对课堂上孩子们的突发提问。
3、角色分工、互助协调,布置有关两性知识的活动区角,提供较为丰富安全的可操作材料。
三、过程:
1、谈话引入,讲解什么是“性”。
师:“现在请小朋友分成男孩、女孩两组。”(幼儿根据要求分组)
师:“我们一起相互观察一下对面的小朋友和我们自己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阐述自己所看到的男、女有什么区别,充分讨论自己对性别的看法)
师:“从什么地方看出不同?这些地方说明他(她)是什么性别的?”
幼1:“女孩子的`头发长长的,梳辫子的。”
幼2:“男孩子平时上厕所都是站着的。”
2、思考:什么是“性”?
师:从这些地方我们都能区分出我们不同的性别,看来“性”是和我们的身体密切相关的,不光是从头发的长短就能判断性别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代表着性别差异的。是哪些部位呢?
幼:“什么地方呀?”
师:“就是我们穿衣服遮起来的部位”
3、明确身体的隐私部位,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
师:“这有一段视频,大家看完后有什么举手告诉大家。”(观看《蜡笔小新》随便脱裤子的行为视频,并进行讨论。)
幼1:“小新不讲卫生。”
幼2:“都不知道害羞的。”
师:“现在我们知道什么部位是要保护的,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的。”(用游泳讲解)
师:“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的,我们要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因为那是我们的隐私,随便暴露自己的隐私是不礼貌的行为。
4、游戏:“找朋友”。
体验与朋友的亲密接触,讨论哪些接触是友好、善意的,哪些是不友善的接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