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教案

时间:2024-07-25 17:14:01
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胯下。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闰土的形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闰土喜爱地感情

1、多媒体出示图片:

教师描述画面后,要求学生找出闰土讲的四件事。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这四件事。

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学习,理解课文,读出感情,感知人物形象

1、分小组讨论,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以组为单位谈理解,说感受,练习把选出的段落读出感情。

2、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下面是文中重要内容的学习,实际顺序以课堂上学生的选择为主:

⑴ 捕鸟:

① 引导学生想象闰土捕鸟时的情景,不仅把这件事情读出趣味来,还要能演示出来。

② 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

③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⑵ 捡贝壳、看跳鱼儿:

① 引导学生感受闰土生活中有那么多有趣而又稀奇的事,体会闰土在讲这两件事时的神情,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指导朗读。

② 重点理解“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这句话,想象“鬼见怕、观音手”的样子,指导朗读。

③ 出示图片感受贝壳色彩的鲜艳丰富。

⑶ 看瓜刺猹:

重点指导朗读“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和“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牲口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感受紧张、惊险、刺激的情境,体会闰土的感想。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理解重点句子,体会我对闰土的羡慕赞美之情

四、小结

五、运用多媒体手段,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体会文中描绘的意境

【板书设计】

捕鸟

少年闰土 拾贝

刺猹

看跳鱼儿

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教案2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课程,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在一定的语境中品味用词用语的妙处,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及进行语言的实践活动。根据这些要求,在本节课的设计环节中,我紧紧围绕作者对少年闰土的情感为线索,从相识到相知到分别,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与闰土的深厚感情,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闰土他们在海边……他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捏、扭、胯……”等12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理解“郑重、允许、束缚”等词语。

2、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含义。

3、学会作者的外貌描写方法,并进行仿写练习。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2、学习外貌描写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吗?了解他的作品吗?

(鲁迅是我们伟大的文学家,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学习过的《三味书屋》,他的小说《故乡》《朝花夕拾》《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中的阿Q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孔乙已》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看来同学们对鲁迅还真有一些了解,那你们知道鲁迅的童年生活怎样吗?他也和我们同学一样,有着快乐的童年,也有让他难忘的小伙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鲁迅的儿时伙伴,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生活。(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词语。

2、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结合预习问题,在书中找出答案,并做好批注。

三、自主读书,小组研讨

1、以小组为单位扫除字词障碍,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解决。

2、交流自己解决的问题。

⑴、闰土长什么样?

⑵、讲了有关和他的几件事?

⑶、闰土性格有什么特点?

3、整理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全班共同探讨。

四、汇报交流,小组探究

1、生字卡片出示词语、生字(采用领读、齐读、开火车读的方式)

2、汇报小组解决的问题

3、提出没解决的问题,教师归纳,准备讲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五、课堂练习,巩固双基

1、形近字组词

扭()舀()拜()劲()厨钮()稻()湃()颈()橱

2、多音字chu

畜xu

3、加拼音

Yufz

允许厨房束缚贼

在这个环节中注意拜的右半部有四横,捏中右上角是曰,缚中右上甫没有钩。

4、自读课文,对于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扁,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衔接过渡。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到鲁迅儿时的朋友叫闰土,知道了在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让鲁迅很难忘,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地品读课文,学习作者写作方法,和作者一起加快美好的童年。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㈠、学习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

1、读读第一自然段,并从中体会闰土的性格。

⑴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画动词、画外貌描写。……此处隐藏9545个字……示课文插图。

2、打招呼:

与朋友初次见面,谁能与闰土打个招呼?指名说。

过渡:

看来同学们都会打招呼,想不想赶快了解我们的这位朋友?

3、鲁迅先生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也像你们一样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里就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画面。

静静地音乐声中听老师讲述闰土刺查的故事。说说听了故事之后的感受。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少年闰土。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细细地读读课文:

辅助阅读:

⑴注意文中生僻的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其间、仿佛、素、如许、单、无端、便是。)

⑵填填你读课文后对闰土的认识:()的少年闰土,还能说说理由。

(机智、勇敢、知识丰富、自由、健康、可爱……)

⑶文中还有一个“我”,这“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的我。

2、同学反馈交流。

(板书同学对闰土和“我”的认识。)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保存问题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局部。

1、同学小组合作学习。

2、反馈交流,局部问题存疑。教师从同学的问题中了解同学的关注点和疑问点。

四、学习闰土的外貌

由同学问题进入第一自然段教学。

1、请同学们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2、指名读,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闰土的形象有什么样的特点。

(看出闰土是一个质朴、活泼的小朋友。)

3、老师给大家捎来一顶绍兴的小毡帽,我们找个小朋友戴一戴。仔细观察,戴上毡帽的小朋友像闰土吗?

区分紫色──又白又嫩,体会闰土的健康。

4、抓住重点词,亲切地朗读这句话:

闰土是一个健康的小朋友,形象非常可爱,可惜课文中没有写到“我”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再读读课文,你们能不能根据闰土的形象特点来想象一下“我”会有怎样的形象?

注意:

要有想象力,但要有根据,合乎逻辑。

5、学习作者对闰土外貌的描写,将大家对“我”的设想用几句话写一写。

6、反馈交流,师生评价。

7、小结:

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这样想的缘由,我们到下节课可以继续研究。

五、教学第一段画面

正是这不同于我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则是看瓜刺猹的闰土。

1、轻轻地读读这段话,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2、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⑴第一句教学:

①指名读第一句:

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同学评价。学习读。

②教师点播:

在闰土飞驰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③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⑵第二句教学:

①刺猹──闰土不只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

②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③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其间……”

⑶指导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直入主题

1、谈话: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闰土》。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

2、出示刺猹的图片:

⑴师引述: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做什么呢?谁能把这幅画的内容续下去?

⑵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⑶ 小结:

看来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

这幅画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呢?

(机智勇敢。)

3、过渡:

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

捕鸟、拾贝、刺猹、观鱼。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

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示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⑴闰土是个捕鸟高手。

⑵闰土很勇敢。

⑶简略学习“捡贝壳”、“看跳鱼儿”局部:

体会闰土的自由自在。

3、小结:

综合闰土给“我”讲的这四件事,我们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重点理解: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4、小结:

由于环境的不同,闰土和文中的“我”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

5、争辩研读,深入理解课文:

作者鲁迅是如此的向往闰土的生活,那闰土和作者相比,谁的生活有意思呢?同学们!假如要你选择,你是向往闰土的生活还是课文中“我”的生活?请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也可以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以和鲁迅的作品来谈。

6、展开想象,训练口语:

⑴过渡:

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发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需回家了。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⑵谁能结合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再说一说。

⑶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⑷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研讨】

以读代讲,体会人物形象,扩大自主学习的选择余地,同学学得积极、主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要问题,同学自读课文,写下自身的体会,然后交流感受,给同学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同学说出独立的见解和感受,促使同学从多种角度理解课文的人文内涵。

《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