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早就听说肖申克的救赎是神作,最早听说还是看斯蒂芬金的黑暗塔时的作者简介看到的,再早一点相关的就是之前在加基森所在的区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方啊、)接到过一个40+级的任务叫谢申克的救赎
扯太多了观众老爷子会生气的,我就直说观后感了
这部片子的确是部神作,真的,去看看就好。
看了这部影片,真的让我什么话都说不出来,这实在难以用语言形容、、、已经死了3个人了还有一个被打残了哎
主角进来的时候被3姐妹打,没有人帮他、
可是后来,主角帮了海利,3姐妹再打主角后,bobs(貌似吧)就被海利打残了、、虽然主角刚进来的时候我对这3个人人深恶痛绝,但是他被海利打残的时候还是触动了我那脆弱的心灵= =(好搞笑、、、自己都被自己搞笑了)
说真的,我觉得这整部影片表达的主旨就是安迪写的一句话:记住,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一般的文章中心句都在后面,这句话也出现在影片的结尾处。
看到这部片子我想到一件事,就是日本发生的,一个老人因为没人养老,就去抢劫为了入狱起码比在社会的生活好
片子里有一个类似的人:brook,他已经被体制化了,在监狱生活的都比在社会好,这也能让我们想到为什么当他得知他会被假释的时候会做出那么疯狂的举动。
从监狱假释后,他因为适应不了外边的社会而自杀了,当然这里面我也不否认他太老了什么事都做不成。
可能brook的事情也是斯蒂芬金在小说的主旨上穿插的一个插曲吧,他告诉我们即使生活在监狱很长很长时间做着机械化的事情,也不能让自己适应了这种机械化的生活,自己必须有自己的灵魂来控制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4个自己)
再看看典狱长,虽然道貌岸然,却做着那么肮脏的事情,我觉得他挂在墙上的主的审判即将到来后的保险柜也是他这种外表与内心不符的写照吧,这厮我觉得是以为自己利用了安迪,实际上是安迪利用了他
安迪很聪明,真的,否则他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大银行家呢
安迪最开始就想得很周到,他先拿了个小锄头准备刻石头,后来发现有人在监狱墙上留名,他也留名了,却发现有一个小洞!
于是他开始盘算他的越狱计划,整整20年啊,晚上挖洞,白天把自己身上的土去掉,这是多么惊人的毅力!还有1周1信(6年)和1周2信(没有交代)
他为监狱长做事,我认为,他利用了监狱长为自己出狱后的经济做保证,他虚构名字在别人看起来是高明之举,不会被发现犯罪,实际上就是要用虚构的那个名字做出狱后的经济保证
至于他用海报挡着洞和把锄头藏到圣经里这两件事就不多说了
接下来说他为什么会成功,毅力,才华我们都说了,还有人缘
他为海利做时候要啤酒,说是为了伙伴们,还不如说是收买人心
如果他没有收买人心,能成功么?
在此我反对我舅舅说过的话:人缘是没有用的,如果人缘没有用,那么安迪逃出去靠的是什么?没有人缘谁帮他整理图书馆,谁帮他捡小石子来做象棋
这里的人缘,有朋友的意味,也有利用的意味,比如海利,明显是被利用了,没他3姐妹还会祸害人间
安迪成功还有一个,就是吃苦,当然这也可以算在毅力这里,因为等待也是一种苦
500码的下水道,让你爬,你爬么?(这里吐槽一下,如果是我大天朝的下水道,安迪早就死在老鼠腹中了)
安迪之所以能成为大银行家,应该就是这4项组成的:人缘,才华,毅力,吃苦
虽然安迪成为银行家的过程没有说,但从他成功越狱这里便可体现出他怎么成功的
这影片表达的太多了,但是他的主旨还是:记住,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希望!
hope!
瑞德说希望没有用,
安迪却说,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即使自己的肉身被禁锢了,希望却不会被禁锢!
安迪希望自由!所以他才逃出去!
瑞德难道不希望自由么?!那么他那么多年的申请假释是为了什么!
这么多次的失败,让他已经没有了希望!
但是!
当他看到安迪逃出去的时候!
他心中的希望也被唤起了!
于是他又去申请假释,终于成功了!
瑞德很巧的,假释后就在之前老布的房间,也差点走上老布的歧途!
但是他知道他要去见安迪,于是他的希望又被唤起了!
于是就构成了完满的结局!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2《肖申克的救赎》,这是一部1994年在美国上映的电影,讲述了一个被冤枉的的囚犯靠着一把石锤挖了二十年的隧道,最终收获自由的故事。
影片主人公是一位银行家,名叫安迪,他发现自己的妻子有婚外情,本想用枪杀死两人但是最终没有下手,巧合的是,当天正好有另外一个罪犯杀了这两个人,于是安迪被指控为谋杀,被判无期徒刑,送入肖申克监狱度过余生。在肖申克,他遇到了另外一位主人公——瑞德,他能帮每一位狱友弄来他们想要的东西。安迪前前后后向他索要了许多东西,但是一开始的目的只不过是打发时间。偶尔一次机会,在他在墙上刻字的时候,一大块石块掉了下来,这使他萌生了越狱的念头,于是安迪就这样日积月累地在一张海报后面挖着自己的通向自由的道路;而有一天,他从另一位狱友得知自己的的确确是清白的,他去告诉典狱长,然而一直让他帮他洗黑钱的典狱长却把那位证人秘密的枪杀了,好让安迪一直帮他洗黑钱。于是,安迪忍无可忍了,他带着二十年来他一直积累着的证据,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从他的洞中——穿过500码地,通向了自由。
这部电影每个段落和每个段落之间都有叙述的顺序,并且大量的运用了插叙,使观赏者产生极大的兴趣,以及为片尾的真相埋下了深深的伏笔,包括每个人的每一句台词,都对结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只是从死板的教科书式的方式来评价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给我影响最深的环节,便是安迪临近结尾时挖了二十年之久的通道亮相的时候,给人震撼,安迪从影片一开始就坚定的眼神,艰难地爬出自己的每一步,他甚至爬了连旁人接近都不想接近的下水管道,一直爬,一直爬,知道爬出管道,迎接暴风雨和闪电给他的洗礼……这是多么难得可贵的品质啊:一个人为了自由,可以忍辱负重20年之久,经历挫折无数,并且从来都不曾想过要放弃,正如安迪自己所说:“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 ……此处隐藏22829个字……中,但那一刻的世界,又是光辉、灿烂,是从绝地迸发出的美丽,是冲破监狱的围墙,冲破监狱体制化的禁锢后展现的美好。
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监狱最可怕的不是难以下咽的饭菜,不是辛苦的劳作,不是邪恶的囚犯,也不是凶残的狱警,最可怕的是对于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禁锢,是对于你作为一个人个性的磨灭。将一个人所有的棱角磨平,同时磨去的是对于人生的追求和期望。
瑞得在假释出狱以后,有选择平凡的工作,然而几十年的监狱生活,也许还没有夺去瑞得作为人对于活下去的勇气,但至少完全磨去了他的生活期望,改变了他的生活习惯。(观后感)当一个人连上厕所都只有在报告后才能正常进行的时候,他已经丧失了作为人的本能与欲望,而是彻底处在被控制之下,出狱后的不知所措,对于未来生活不存在的计划,注定了对于生活的无知,如同木偶般的生活。
如果说瑞得的报告体现了肉体上的奴役,那么选择了自杀的老布无疑是连同精神一起彻底死去的代表。他其实从一开始就明白,除了监狱本身,也许他所能前往生活的地方只有地狱,他甚至试图通过再一次的犯罪来获得继续生活在监狱的权利。在被劝阻,成功假释走出监狱的那一刻是他重获自由的时刻,但也许与此同时,那也是宣告他死亡的那一刻,对于精神和肉体都已经变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老布来说,走出身为监狱的家等同于被放逐
而相与之对比,安迪的成功越狱,固然因为他丰厚的经济学知识,对于地质的狂热兴趣,但更重要的是他心中对于自由不灭向往,克服各种困难,用了整整20年的坚持不懈,成功挖通那一条通往自由的隧道。从作为一个人的角度上来说,安迪和其它人并没有任何的区别,但从作为一个囚犯的角度上来说,安迪比之其他人多的是一份不服从,是不愿意被体制化所磨灭自我,哪怕继续身在监狱与世隔绝也要继续保持自我的意愿。
他宁愿冒着被狱警殴打,甚至拖到屋顶边上威胁的风险,也要换取一次可能的短暂的自由。他每周书写两封信,来获得对于监狱图书馆扩建的可能,带给所有人更多的力量。他宁愿被关一个月禁闭也要让音乐传遍整个监狱,让音乐唤醒那份自我之心。
这就是意义所在。你需要它,就好像自己不要忘记。忘记世上还有不是用石头围起来的地方。忘记自己的内心还有你自己的东西,他们碰不到的东西。那就是希望,那就是对于自由的渴望,也是我们所坚持的自我,坚持的作为社会中一个独特的个体的存在,只有当自我存在的时候,一个人的存在才有着对于他自己无上的意义,也就有了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美丽。
记住,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不管我们的生命中会遇到什么,不管我们所处何地,也不管我们被如何束缚,心中都要保持一份纯真,一份希望,都要坚持一个自我。安迪的越狱的隧道,那是通向自由的隧道,但同时,那也是一条通向他始终坚持的自我的隧道。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5这个暑假由于学校的推荐,我观看了《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之前就对它早有耳闻,超高的评分和口碑让我对它非常期待,下面是我对它的观看体验。
首先,这部电影本身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个遭受了冤屈的银行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走出监狱得到自由生活的故事。这个主题本身所蕴含的自由,人权思想在当下也是非常的常见,并没有多新奇,然而就是这样一条简单的脉络,制作人员在其中穿插了许多暗示和内涵,将整部电影的形象与内容丰满了起来,就好比写小说,同样是爱情小说,我们可能只能写成普普通通的玛丽苏小说,而大师却能将其润色升华为“简爱”这样的世界名著。
本片的大部分情节都在监狱中发生,一般来说以这种背景创作的有两种线路,要么通过描写监狱内部勾心斗角,权钱交易,尔虞我诈,最后发现小伙伴的悲惨过往,从而揭露社会问题的黑深残作品。或者就是以监狱为一个背景,通过极其艰苦困难的条件来反映出主人公的刚强,从而表达诸如乐观,不向命运屈服这样的思想。而肖申克不是,它没有否认监狱的黑暗,在影片的开头,就有犯人被随意殴打甚至死亡的场面,初看时着实让我吓了一跳,随着故事发展下去,我们能够看到主角在监狱中为了“光明”的种种努力。诚然,他也不是那种天才,徒手造炸弹,家财万贯,意志坚定,面对任何挫折都不动摇的人,那是神,而安迪只是一个可怜的纯情银行家罢了,只是一个有小聪明的普通人,他有自己的感情,在被监狱长拒绝出狱后也曾经丧失过希望,灰头土脸的活着,他的才智也不得不屈从偷税漏税这些邪恶的伎俩,与他在徒弟被杀时露出的绝望与我们这些普通人如出一辙,监狱的黑暗也曾向他招手。我认为最能概括这些思想的是在他被姐妹帮羞辱的时候,正如电影中说的,我很希望我能说安迪奋力反抗,最后打败了姐妹帮,然而这不是童话世界,这里是监狱。这个世界并非非黑即白,而是一道精致的灰色。真正的强大不是说在面对所有困难时都能承担的能力,而是即使被命运打倒在地也不会失去自己方向的决心。
我相信,安迪不会是第一个,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有才能但是冤屈入狱的人,然而只有他一个人,最后打破了那扇墙壁,来到了自由的世界。是他最有智慧还是最有力量呢,都不是。他从一开始就已经做好了出狱的准备,用一块鹤嘴锄,挖透监狱的大墙壁,听起来像是个童话故事但也并不是遥不可及,试问安迪的狱友们哪个不比他有力量,有时间?电影中的布鲁克斯其实可以算是一个例子,他1911年入狱,大半辈子都在监狱度过,监狱的墙壁从束缚他渐渐到保护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哪怕真的走到了墙外,他的心里也会永远被无形的枷锁束缚了,有时候啊,困住一个人的,往往是他自己。而安迪在监狱中的二十年也明白了很多,这里有黑暗,无情的棍棒,恶心的狱友以及道貌岸然的典狱长,到头来,宗教与信仰在钱权面前也只不过是遮掩保险柜前的那副画罢了。当舍友都是文盲流氓时,安迪在用自己的努力办了一个图书馆,即使是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遮住一支蜡烛的光辉,就像他向士官讨要冰镇啤酒一样,他并不是真的想要一瓶来喝,他只不过是来怀念自由的时光罢了,设立图书馆大概也是如此。但与啤酒不同的是,安迪不仅仅只为了愉悦自己,哪怕是一个素不相识,负有恶名的小混混,他也愿意用自己的时间,去亲力亲为的辅导他,子曰:“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如是也。这种善良是伟大的,但在监狱里格格不入,监狱不是童话世界,他还是要服务于典狱长的淫威下,接近全力却无法改变这个无情的社会,也只能选择离开了。当他决定凿穿墙壁,爬过五百米长的地下管道,走向墨西哥的阳光时,没有人能说他自私。
命运给予他最大的打击,空有天赋,女友背叛,锒铛入狱,苟且偷生,他仍然在逆境中保持自我,保持一颗真诚的心。暴力,欺诈,宗教,欲望,所有社会中的阴暗面在电影中到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在经历了这些后,真诚,勇敢,美学,善良与追求自由这些我们心中最原初,最美好的品质,安迪将它们保存的完好如初。如果有来生,安迪一定更希望他能在大树下,和他最爱的女孩相约白头。我们不能知晓背叛的真正原因,恐怕他也会因此一直心存愧疚,但是在结尾处,海风铺面,海鸥盘旋,一个酒店,一只小船,安迪与她久别重逢,相拥而泣时,我们都知道,他们在肖申克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