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备课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语文备课教案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备课教案 1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共有学生51名,其中男生25名,女生26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四、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字帖临摹。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4、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六、课题研究方向
继续进行作文片断的练习。
七、增优补差
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差生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习
周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19-21周人教版六册语文教学进度表教学内容安排1、燕子2、古诗两首3、荷花4、珍珠泉语文园地一机动单元检测5、翠鸟6、燕子专列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8、路旁的橡树语文园地二机动单元检测9、寓言两则10、惊弓之鸟11、画杨桃机动12*想别人没想到的语文园地三机动单元检测13、和时间赛跑14、检阅15、争吵机动16*绝招语文园地四机动单元检测17、可贵的沉默18、她是我的朋友19、七颗钻石机动20*妈妈的账单语文园地五机动单元检测21、太阳22、月球之谜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机动24*果园机器人语文园地六语文园地六单元检测25、太阳是大家的26、一面五星红旗27、卖木雕的少年28*中国国际支援队,真棒!语文园地七机动单元检测29、古诗两首30、西门豹机动31、女娲补天32*夸夫追日语文园地八机动单元检测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语文备课教案 2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积累丰富语言文字。
3.感受文中所述情境,理解对联含义。
二、基础知识
1.生字:
题 写上,签署:题名、题字、题壁、题诗、题辞。
艘 量词,指船只:三艘轮船。
骤 急,疾速,突然:天气骤冷、骤然、暴风骤雨。
蔬 可做菜吃的植物:蔬菜、菜蔬、布衣蔬食。
蚌 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蚌胎(指珍珠)。
碑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
2.会写的词语:
题联、一艘、河蚌、石碑、夕阳西下、湖光山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细浪如银、狂风骤起、鱼虾菱藕、稻麦果蔬
3.解词:
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三、教材分析
1. ……此处隐藏32029个字……>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单元教学建议】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模块:
1.《我们的民族小学》(3课时)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2.《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6课时)使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其中《金色的草地》在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爬天都峰》意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3.“体会劳动中的快乐”(1课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4.“汇报与展示”(3课时)这次活动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活动要能体现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主要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收获。可以设一个班级展示台,把自己收集的课外书、邮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获。
5、课文学习中穿插阅读训练若干课时。
语文备课教案 15一、教学目标
⒈知道洗衣机、电冰箱、电话机的一些特点。能根据这些特点猜出谜底。
⒉学会12个生字。理解“谜语、池塘、波浪、衣赏、水果、耳朵、嘴巴、鼻子、眼睛”等词语的意思。
⒊能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语言训练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谜语”只是课文的题裁。“谜语”教学不能只是猜出谜底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仍然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经分析推理,抓住事物的特点,既猜出谜底,又提高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
放大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㈠教学目标
⒈学习第一则谜语。知道洗衣机的一些特点,能根据这些特点猜出谜底。
⒉学会12个生字,理解第一则谜语的词语。
⒊能背诵第一则谜语。
㈡教学过程
⒈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你知道哪些谜语?能说出来让大家猜猜吗?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三则谜语。出示课题。
教学”谜”字。重点分析字形结构。指导书写笔顺。(左中右结构。笔顺:讠——米——辶)
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轻声自由读,遇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读读想想词义。边读边想,看看图画,猜猜谜底。
检查自学情况。正音:池塘热爱耳衣裳眼睛叮铃铃
分析字形。“裳、嘴、鼻”比划较多,运用部件结构分析方法记住字形。书写时重点指导各部分大小比例及间架。
“睛”的左边是“目”(眼睛也叫目)不是“日”。“替”字课文中的意思是“代”。
⒊讲读第一则谜语。
⑴指名读第一则谜语,试猜谜底。
⑵说说你是怎样猜出谜底是洗衣机的?
指导看图,讨论。(因为洗衣机的外形就像一只又长又方的箱子。不过它不是木箱。不过它不是木箱、皮箱、纸板箱,而是用铁和塑料做成的。)
出示板书:长方一只箱
(因为洗衣机装的圆筒就像个圆圆的池塘,里面的水是清清的。)
出示板书:水清像池塘
(因为洗衣机插上电源就能转动,用不着风。)
出示板书:替人洗衣裳
(所以我猜一定是洗衣机。)
⑶朗读课文。(用引读法)
师:洗衣机就像生:又长又方一个箱,
师:里面的水是生:水儿清清像池塘。
师:插上电源生:没有风尔起波浪。
师:洗衣机能生:能替人们洗衣裳。
⑷小结。
猜谜语,要根据谜语说的事物的特点,想想日常生活中,哪一样东西是符合这些特点的才能猜出谜底。第一则谜语中说的正是洗衣机的特点,所以你们猜对了。
⑸指导背诵第一则谜语。
(个别读、集体读、同座互读互背。)
⑹复习巩固生字词。
(认读生字卡片,看拼音读词语,看田字格中的字,分析字形——说说为什么用这个偏旁?)
如:池、波——都与水有关;塘——指泥塘,与土有关。
⑺猜字谜。
①--老常会动脑,毛巾换衣裳。(裳)
②--左手拍了九下球,四滴汗珠往下流。(热)
③--太阳出来红艳艳,上面站着两个男子汉。(替)
⒋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⑵第一、第二段。背颂第一则谜语。
⒌课外作业
⑴听写生字、词一遍。
⑵读读二、三两则谜语,猜猜谜底,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第二课时
㈠教学目标
⒈学习第二、第三则谜语。知道电冰箱、电话机的一些特点,能根据这些特色猜出谜底。
⒉能背诵课文。
㈡教学过程
⒈复习巩固。听写生字、词。
(用投影核对订正。)
背诵第一则谜语。(同座互相检查。)
⒉学习第二则谜语。
⑴指读第二则谜语,猜猜谜底,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⑵提供句式,让学生看图自由练说,指名练说,师生共同评议。
因为:电冰箱就像……
电冰箱里面放着……
电冰箱能制冷……
所以……
⑶理解”制冷”。——就是用电使冰箱里的温度降低,食物冷藏不会变质。齐读:外面热来里面凉。理解”水果”。你知道哪些是水果?
⑷朗读第二则谜语。(用引读法)
师:电冰箱就像生:小小一座房,有门没有窗。
师:电冰箱里面生:鱼肉水果样样都有。
师:电冰箱能制冷生:外面热来里面凉。
师:所以生:这是电冰箱。
⑸小结。
这就是电冰箱的形状和作用。你们能抓住这些特点来猜,所以猜对了
⒊学习第三则谜语。
⑴同座互相猜,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⑵提供句式练说。
因为:
电话机铃响了“丁铃铃”的
电话机一头能听一头能说
听说的一头像耳朵
说话的一头像嘴巴
只能听和说不能看和闻
有耳朵有嘴巴没鼻子没眼睛
所以我猜是电话机。
⒋指导朗读和背诵二、三两则谜语。
(自己读、背;同桌互背;指名背。)
⒌课堂作业。
⑴完成课堂作业本⑵第三、第四题。
⑵背诵二、三两则谜语。
⑶说一个谜语给同学们猜。
⒍课外作业。
A组:抓住某一事物的特色,自编谜语一则给同学们猜。
B组:收集1——3则谜语给同学们猜。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