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07-25 17:22:16
实用的美术教案合集8篇

实用的美术教案合集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学会用手掌印画反应树的特征。

2、培养幼儿对色彩和印画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棕色、绿色、黄色颜料

2、白纸

活动过程:

1、出示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树的特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漂亮的画,你们看这画上画的是什么呀(树)!那你们再看看这颗树上都有什么颜色?树干是什么颜色的?(棕色)树叶呢?它是什么颜色?(绿色)还看见了什么颜色?(黄色)那么你们来猜猜这颗大树是怎么画的?(手)这颗大树呀是老师用自己的大手画的,你们想不想看老师是怎么用自己的大手画大树的呀?(想)

2、示范印画的方法,同时通过儿歌导入印树的过程我的(大手)小手真能干,画颗大树给你看;手掌立起轻轻沾,切切切;手掌打开轻轻沾,拍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我的大树真漂亮。

3、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操作,通过儿歌再次巩固印树的过程

师问:

(1)大家觉得这个小朋友画的好不好,漂亮不漂亮?

她的小手能干不能干?(其实啊不光是她的小手能干,我们所有小朋友和家长的手都很能干,对吗?)

(2)师:老师已经为小朋友们准备好了纸和颜料,幼儿完成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每组提供的颜料太多,因为活动的重点并不是感受色彩的变化,因此,可以每组提供一种颜料,小组之间可以不一样。个别幼儿作画时的大树方向不一样,我利用讲评的时候进行了教育。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内容:《快乐粘贴》是迎合个人课题所生成的一节课。由于孩子刚接触布料,对布料有着很多的不了解,为了让孩子逐步认识各种布料,逐步让他们爱上以废旧布料为主的美术创作活动,所以我设计了《快乐粘贴》。活动主要是让孩子选择自己喜爱的轮廓,根据物品本身的色彩,利用各色的废旧布料进行粘贴、装饰。

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我共分四个环节开展。第一环节是以小朋友喜爱的熊猫导入,并以熊猫乐乐的衣服不见了,让幼儿说说熊猫的衣服特征。第二环节是利用废旧布料根据熊猫本身的特征进行粘贴示范。这种要求幼儿根据物的实际色彩装饰,能巩固对各种物的认识,也能巩固对色彩的认识。第三个环节,我出示各种轮廓图,并说:“这儿有许多水果宝宝和动物宝宝,他们都想要一件布做的衣服,要求是要和它们自身颜色一样或相似的布衣。”然后我引导孩子认识各种轮廓图物自身的颜色;再让他们自由选择轮廓图;最后让孩子们根据物的实际色彩选择合适的布料,进行自由裁剪、粘贴。这样选用孩子们熟悉的物,能有效激发孩子活动的兴趣,也能使孩子们更有把握、更有自信的操作。在折叠布料进行裁剪的过程中,也能很好的培养幼儿的裁剪技能和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最后环节,是把所有的作品陈列在美术区,进行长时间的展示。这样既是尊重孩子劳动成果的体现,又为孩子在课后的进一步欣赏、交流、评价创造了机会,使孩子有一种成功感、自豪感,也使孩子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

《快乐粘贴》这个活动中,我选择的轮廓图都是幼儿所熟悉的物体,并以为它们穿衣服为由,我感受到孩子们对这样的活动都觉得很新颖,所以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性都很高。孩子们在操作时都比较有把握,比较轻松,有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在我的引导下也基本能完成作品。在活动中,我完全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自由选择喜爱的轮廓图装饰,让孩子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使孩子感受到了美术创作活动的轻松与快乐,从而有效激发了孩子们对美术创作活动的兴趣;活动也使孩子们对废旧布料的粘贴活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喜爱。

美术教案 篇3

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蜗牛》教案 概要: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以及活动特征。教材说明:本课教材中的蜗牛主要是用螺旋线画出不同动态的蜗牛,并添画环境。教学目的:1.掌握蜗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蜗牛。2.通过画蜗牛,学生能掌握画圆形动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并用基本形画蜗牛。教学难点:画出蜗牛的不同动态。教具准备: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活动画一幅。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教学方法: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1.导语: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学们都见到过蜗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动的姿态,真惹人喜爱。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蜗牛。

2.板书课题:蜗牛3.新授:(1)讲解怎样画蜗牛。演示画法(边演示边讲解)。画法步骤(用彩色粉笔画):请同学们练习两遍画法。(2)讲解怎样画各种姿态的蜗牛。师: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它们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等各种不同的姿态。这些神态各异的蜗牛,我们该如何去画呢?(出示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抬头的向前爬的向后爬的低头的(教师设问,各种姿态的蜗牛哪里在变动?)(3)教师总结蜗牛动态画法规律。强调:蜗牛不同动态的画法主要是肉体的变化,圆壳不动,因此画蜗牛先画圆壳,再根据蜗牛的不同动态画出肉体及触角。

美术教案 篇4

目标:

对神秘的太空有了解的兴趣,能在已有画面上添画太空背景。

在绘画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对宇航员的敬佩之情。

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我们中国的宇航员已经去过太空,了解人在太空的服装特点、动作特点等。

2、材料准备:幼儿已画的宇航员画面、水笔、蜡笔、《神秘的太空》PPT

过程:

一、太空里可能有什么?

我们中国的宇航员来到了太空,他们会在太空里看到些什么呢?

出示PPT,幼儿看看讲讲

小结:在太空里有神秘的星球、有运送宇航员的火箭还可能有输送广播电视信号的卫星。

二、飞向太空

上次我们已经画了漂浮在太空中的宇航员了,今天我们来把太空中的神秘景物画出来。

提问:

1、这幅画上什么最重要?(宇航员)

2、我在添画其他景物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在宇航员背后的景物怎么画?

?小结:如果你画的景物被宇航员遮挡住了,画的时候要注意两边的连接,避免出现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况。

三、 ……此处隐藏3071个字……俗节气?大量的民间美术在怎样的场合出现?在这些活动中民间美术起到什么作用?(利用这样的'问题情境来分析和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的关系,了解民间美术是用来丰富民俗活动的。根据以上的方法很自然就引出民间美术的定义。)

用多媒体显示:什么是民间美术: 传统的民间美术是相对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而言;现代的民间美术是相当专业美术而言;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创造的是用以美化生活环境、丰富民俗文化的美术。

、走进民间美术:(我从民间美术如何贯穿于人民的生活和世界两个领域来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种类和艺术特征)

1、民间美术种类(5分钟)

A、提问:民间美术怎么贯穿在人民生活中也就是它以什么形式、什么用途、流行什么地域……存在人民的生活中?要求学生从自己身边熟悉的种类说起。(这里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民间美术的认识找出民间美术的种类。)

B、用实物、多媒体图片展示民间美术种类并让学生欣赏、辨认、归类。如剪纸有哪几张、玩具是哪些、哪些又是刺绣……(本环节通过对新旧知识的梳理及实物的辨认,加深对民间美术种类的认识,巩固和完善已有的知识。对民间美术种类的了解也就更进了一步)

C、出示民间美术分类罗列表(通过对种类繁多的确认,进一步说明它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也就是说民间美术存在人民生活领域中形成了一个很宽的横向的面)

2、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本环节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和语言表现特点的了解,向学生解释贯穿于人们领域的民间美术是一个很深邃的纵向的面)

(一)、民间美术的审美特点(6分钟)

a、多媒体展示图片《喂鸡》:分析作品从表现手法上怎样表达稚拙的表现。让学生明白不能用专业的眼光去欣赏民间美术作品。

b、多媒体出示剪纸作品《三鱼争头》,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作品的表现题材、构图形式、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作品所传达出来的寓意。(这里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并不是简单、粗浅的东西,而是很有内涵的表意的艺术)

c、提问:民间美术所要表达的是哪些祝福的意愿?引导学生理解人民群众要表达的是如:平安、富贵、吉祥如意、多子多福……祝愿。人民群众是用什么物体或色彩来表达象征意义的?引导认识如:石榴象征多子、桃子象征多寿、牡丹象征富贵、脸谱中色彩的寓意……(本环节通过创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白民间美术原来是用有象征意义的东西来表达“吉祥美好”的语言)

多媒体出示民间美术的审美特点:民间美术是表意的艺术之一,所以我们不能用科学的解剖透视法去衡量它,也不能用专业的美术的标准欣赏它的好坏、美丑,而应通过民间美术特有的“吉祥美好”等情趣及稚拙的表现手法去感受、体会、鉴赏。

(二)民间美术语言的表现特征(15分钟)

根据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教师直接解释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1〉、求真——真挚、真实:质朴率真随意大方 〈2〉、求活——灵活、生命力:热烈夸张 象征寓意

带问题欣赏作品:这是一件什么作品?它表达什么寓意?你觉得作品表达的是什么寓意?它追求的是怎样的艺术特征?你觉得作品里用了什么方法来表达这种特征?……(这里根据学生对民间美术审美特点理解的基础上,也根据学生思维能力较活跃的特点,我提倡师生共建一个开放自主、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并致力体现“学生为主”的现代教学理念,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我把学生分组对以上的问题进行讨论)

经过讨论教师

a、用作品《坐马车》、《泥孩儿》、《封侯多寿》和《三顾茅庐》通过分析作品的表现特点和运用的题材。向学生说明人民群众是在生产劳动之余,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自发的按照自己的直觉和趣味自由的想象发挥来表达自己的。从而解释了民间美术有质朴率真、随意大方的特点。

b、多媒体展示图片:《公鸡》分析作品中表现出活跃的原因:夸张的造型、大胆的装饰、饱满的构图、鲜艳的色彩……

c、多媒体展示图片《连年有余》、《牡丹》、《民间五毒》、《老鼠娶亲》等作品来说明民间美术作品具有寓意从而给作品注入了生命力,并说明民间美术作品是用谐音、象征、比拟、借喻等手法把寓意给表达出来

三、民间美术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8分钟)

(通过对民间美术的理解肯定了它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本环节拓展与延伸到对民间美术继承和发扬。这一过程结合现代生活和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观念和树立创新意识,把德育教育融入艺术教学中。)

说一说:民间美术的现状(以学生分析讨论为主)

看一看: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中运用

视频欣赏:6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俏夕阳》

多媒体图片欣赏:欣赏有民间美术元素作品

(通过直观的图片使学生认识的民间美术不是过时的东西,而是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运用到现代的生活中同样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议一议:如何开展民间美术的继承与创新活动?

最后引用名言:我们不能把传统仅仅作为遗产来保护,因为遗产是一种不动产,应该将统作为一种有效的活的资源。

四、动动手(6分钟)

(本环节主要为了使学生感受制作民间美术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民族文化的感情)

1、教师布置课堂作业:剪纸实践剪“双喜”,“窗花”用多媒体展示剪纸的制作过程。

2、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在制作的过程中放《喜洋洋》音乐来渲染气氛)

五、师生再见 (课堂)

美术教案 篇8

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在纸上进行印画,培养幼儿对印章画的兴趣,幼教小班美术教案-漂亮的花布。

2、体验美术活动中的美感和快乐感。

准备:1、胡萝卜印章、盘子各36个,红、黄、蓝颜料若干,

2、范画一张,幼儿操作纸人手一份

重难点:怎样使整个图形完整的印在纸上,把握好所蘸颜料的量和印时的力度。

过程:(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以洋娃娃在哭”引出漂亮的花布(出示范画)

2、引起幼儿兴趣“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花布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二)引导幼儿学习印章画,师生共同参与作画

1、教师示范讲解(重点强调所蘸颜料的量和印画的方法、力度)

2、 请个别幼儿选印章进行操作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让幼儿乘“快乐大转盘”进行印画,提出要求

2、 重点提醒幼儿在蘸颜料时要适度,不要太多或太少,用力、方法到位

3、 注意卫生,强调一个印章印过一种颜料后,不可以再去蘸其它颜色,幼儿教案《幼教小班美术教案-漂亮的花布》。

4、 尽量多印,使画面色彩丰富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以“洋娃娃口吻”说:“今天我们小朋友为我设计了那么多漂亮的花布,我太高兴了,这些花布我都收下了谢谢你们。

幼教小班美术教案-漂亮的花布

《实用的美术教案合集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