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掌声》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掌声》教案1本课教学目标:
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愿意、”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词“文静、默默地、犹豫、慢吞吞、镇定、情绪、忧郁、歧视、鼓励、热烈、 讲述、愿意、普通、骤然间”,会写“鼓励”。
2、细读描写英子言行的词句,了解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心理变化,懂得两次掌声的含义。
3、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掌声的力量和美好,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了解英子产生变化的原因。
2、体会两次掌声的含义,使学生受到爱的教育。
预习要求:同桌互听朗读第三段,根据朗读要求(正确、清楚、通顺、流利)分别打上不同星级。(一星至四星)
一、情境导入,体验掌声
1、同学们,今天有那么多老师来我们班听课,作为小主人,你们欢迎他他们的到来吗?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的心声呢?
相信你们的热情,老师们一定感受到了。
2、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故事也和掌声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掌声》。
师板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 预习检测,了解掌声
初读课文:争取比预习时读得更好!
1、 生字巩固:
A.讲述 犹豫
忧郁 情绪
慢吞吞 骤然间 普通话
指名读,纠音,小老师带读
b.语境认识
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指名读,齐读
2、了解大意
a.读了课文,你对课题中的掌声有什么了解呢?
围绕着课题获得的信息,往往都是文章的重要内容,只要把这些信息一结合,就能知道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想来试试? 勇于尝试,挑战就是英雄。
是不是很简单呢?他就做到了。
看来,你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已经了如指掌了。
当你能简要清楚地说出文章大意的时候,就证明你已经读懂了文章的一半了,这应该成为我们预习时阅读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三、研读重点,感悟掌声
1、读出了大意,我们就该深入课文,慢慢品味了。你知道文中哪段话是具体描写掌声的吗?
与文章题目直接相关的段落一定是值得我们好好阅读的中心段落。陈老师请个预习时四星级的朗读高手来读读这一段。
2、其他同学边完成以下任务(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根据两次掌声把第三段分成两部分,用“/”标出,并划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
交流反馈。
(一)解读第一次掌声:
1、让我们一起看看第一次掌声的情景:“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2、默读课文描写第一次掌声的部分,你读懂这阵掌声了吗?(是送给谁的?为什么要送给她呢?有什么含义呢?
a.(追溯起因,了解英子言行及心理)
生:因为英子是一个自卑的孩子,犹豫了好久,才鼓起勇气走上讲台。
生:因为她曾经得过小儿麻痹症。
b. 解释小儿麻痹症并展示小儿麻痹症患者落下残疾的画画。
c. 就是这个病症,不仅让英子的身体受到了伤害,更对她的行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3、是啊,了解了这些,相信我们就不难理解那次轮到英子讲故事时她的反应了。让我们再次回到那次课堂上,看看英子的反应吧!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a.请你读读这两个句子,你能从中体会到些什么吗?
生自由朗读。
b.师:你读出了什么,交流交流吧!
生:我从“立刻低了下去”体会到她很紧张,很害怕。――
能理解的这么好一定也能读好这个句子。
生:我从“慢吞吞”体会到了她不愿意上讲台。――
生:我从“眼圈红红”体会她内心很痛苦。――
生:我从“犹豫”读出了英子不知该怎么办好。
(当你有这样的体会时,你可以立即用笔记录下来,它就成为你的专利了!
有这样独到的理解,相信你的朗读一定也会很精彩!)
c.重点体会“犹豫”
(1)“犹豫”是什么意思呢?(迟疑,拿不定主意,左右为难,不知该不该)
(2)她在犹豫什么?(要不要上台)英子为什么犹豫呢?(心里有着怎样的矛盾?)
――她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自卑
(用上“如果上去……,不上去……”句式说一说)
生1:如果上去的话,新老师和同学会看见我走路的姿势,不上去,会让老师和同学失望的。
生2:如果上去的话,同学们会嘲笑我,不上去,同学们会更瞧不起我。
男女生分读。
这两个想法一直在英子的内心不断地打转,斗争,让英子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也让她一直犹豫不决,同为女生,我想女孩子们一定体会英子的痛苦,――
她的心里既是那样紧张又那样害怕,既是万分痛苦又万般无奈,相信男孩子们也愿意为她分担一些,是吗――
d.小结阅读写作之法
看来,你们读懂了英子的内心。一个“低头”的动作,一个“犹豫”的神情就让我们看到了英子的复杂矛盾的内心。这句话中还有这样的词能告诉你英子内心的秘密吗?(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的重点语句)
一个人的动作神态和他的心理是紧密相连的。英子的每个动作和神情都是她复杂的内心活动外在的表现。发现了这个秘密,我们就相当于掌握了一个重要的阅读技巧,也获得了一个有力的写作法宝。
阅读时,想要读懂一个人的内心,可以通过研究他的每个动作,每个神态来感受;写作时,想要写出一个人的心理,除了直接描写,也可以透过他的动作,神态来表现。
4、理解第一次掌声的含义
师:面对这样一个两难的选择,英子最后做出决定了吗?(齐读)
“英子终于站了起来,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你看到了吗 ……此处隐藏30671个字……朋友们,欢迎钱老师来给大家上课吗?怎么表示啊?(学生鼓掌)在学习、生活中,掌声除了表示欢迎,还能表示什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掌声会有更深的感悟。
把课题读好了──齐读课题。
1、还记得这些词语吗?你会读吗?
课件出示:
忧郁 犹豫 渐渐平息
讲述 交谈 经久不息
2、我这还有几个短语呢!谁会读?
出示:
落下了残疾 刚调来的 变了个人似的
(正音:落、调、似的)
3、课文写谁给谁掌声,结果怎么样?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
4、这一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我们的同龄人──(小英)
二、前后对比,感受小英变化
1、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你知道小英曾经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呢?(自卑)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体会小英曾经的心理,齐读。
2、过渡:
多么可怜的小英呀!她对自己已失去了信心,但有一件事却彻底地改变了她,让我们先来看看改变后的小英。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读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
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3、小英和以前相比有哪些变化呢?(一起交谈、游戏,甚至)
师:真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现在的小英变得怎样了?(活泼、开朗、自信)
4、结尾处有个省略号,想象一下小英还可能有哪些变化。
5、看到小英有这么大的变化,大家的心情怎样?(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读出小英的自信!
6、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想知道答案吗?课文第六自然段会告诉你的。生自读。
7、指名回答。(是掌声让小英有这么大的变化)
再来读读小英的来信,我们还能从中知道些什么?
出示: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
点拨:从哪些地方看出小英已经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你能联系第五自然段说说吗?
永远到底有多远?(一辈子)
小结:掌声在小英生命中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你能读好小英的这封饱含感激之情的来信吗?生练读,指名,齐读。
8、过渡:
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使小英从自卑走向了自信,(点板书),就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2~4自然段,找找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响起的。用~~划出有关描写掌声的句子。
交流:两次(演讲前和演讲后。)
出示两次掌声的句子,读一遍。
2、第一次:骤然间、热烈、持久:
⑴ 在演讲前,同学们为什么要给小英掌声呢?再读2~4自然段,用~~~划出有关描写小英在演讲前表现的句子,读读。
⑵ 交流:
出示: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① 谁来读第一段话?指名。
这是个怎样的小姑娘?(自卑)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齐读。
② 自由读第二段话,想想你读懂了怎样的小英。(自卑) 哪儿感受到的?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小英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儿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齐读。
③ 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小英的心里,关注着她。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支持、鼓励、期待)
⑶ 小英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什么?(师带领鼓掌:热烈、持久)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想通过掌声告诉小英什么呢?
师:是啊,小英需要掌声,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⑷ 小英听懂同学们的掌声了吗?(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她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小结:看来小英真是懂得珍惜同学们给她的掌声。
⑸ 谁来读第一次掌声?把你想说的话通过掌声表达出来!
生读第一次掌声。
3、第二次:经久不息:
⑴ 为什么在演讲结束后,同学们又给小英送去了掌声呢?
出示:
掌声渐渐平息,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
⑵ 当小英结束了演讲的时候,大家又给了她经久不息的掌声。
经久不息是什么意思?
如果此时我们就在演讲的现场,你想把经久不息的掌声送给小英吗?(师带领鼓掌。)
你又想通过掌声告诉小英什么?
板书:
赞美
⑶ 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无数的话语在小英的心头滚动,她想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说)
于是小英把这千言万语化作了──
出示:
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4、是掌声给了小英尊重、鼓励、赞美,是同学们的掌声给了小英生活的勇气;当然,小英也非常懂得珍惜这两次掌声。拿起书本,齐读第4小节,把同学们的鼓励、小英的感激之情融汇在这段文字中。
四、引导说话,读背作者感想
1、刚才同学们把两次掌声送给了身处困境的残疾儿童小英,(板书:箭头)使她从自卑逐步走向了自信。学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呀?
2、小朋友们,你们得到过掌声吗?那你们给过别人掌声吗?
3、播放《掌声响起来》,教师深情地读:
出示: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读懂掌声了吗?
这掌声除了表示欢迎,还表示什么呢?(关爱、帮助、支持、鼓励、表扬)
是呀,每一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困境,当别人需要你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5、老师建议大家课后做好这两件事:
⑴ 背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⑵ 给班级里的一位同学或周围的某一个人,写一句鼓励的话或给他(她)一次帮助。
6、同学们今天上课的表现真棒,老师要把掌声送给你们(师鼓掌)。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