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教案

时间:2024-07-25 17:19:16
精选爬山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精选爬山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爬山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爬山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和理解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真诚宽厚的人格魅力。

3、从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事件中受到启发,培养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身习惯。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回忆课文《爬山虎的脚》。简介课文作者和主要内容。

2、板书课题,齐读,简介作者。

3、说明本文与叶圣陶先生的关系和写作背景。

二、同学用自身喜爱的方式自身读课文

1、读后谈收获。

2、引导同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指导划分段落。

三、默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新词。

2、在不明白的地方旁边做上标志。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自由拼读。

2、同学说出记忆生字的方法。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4、学习小组交流:读课文后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5、各学习小组汇报,教师概括共性的问题。

五、引导同学自主阅读、研读感悟课文

1、轻声读课文,划出写作者议论、感受的语句,标上记号。

2、汇报归纳出五处写作者感受的地方。

3、小组研读:

课文中写作者感受的语句,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的?

4、同学汇报。

5、朗读课文有关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体会其作用,理解课文题目的含义。

六、人物评价

1、本文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

2、说话练习:叶圣陶先生是个 的人。

七、拓展活动

假如你是少年广播电台的记者,你去采访肖复兴同学,会问他一些什么问题呢?

【板书设计】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圣陶)

修改文章 一丝不苟(改、断、删、增)作品

请我做客 平易近人人品

给我印象 堪称楷模

爬山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自渎课文,重点学习本课第1、2段。

(3)学习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学习如何去观察一个事物。

(4)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

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会爬墙吗?那有没有会爬墙的植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会爬墙的植物。教师板书爬山虎的脚

二、初读课文,解疑,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生词,并通过上下文理解词义。

2、可见出示本课生字,生词,学生读,师纠正

3、读课文,找出课文的哪几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4、教师讲解本课体裁说明文。

三、讲读课文。

1、课文的1、2自然段写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A、个别读课文,思考:第1自然写什么?

B、这两处地方有什么共同点?

C、齐读思考:你能从这两句话中看出爬山虎的什么特点?

2、讲读第2段、

A、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什么?

B、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C、叶子颜色的美表现在哪里?

D、叶子的均匀、整齐表现在哪里?

3、导读。

A、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变化。

B、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颜色很美。

C、爬山虎的叶子长的很整齐。

D、爬山虎的叶子的很均匀。

E、当风吹过,满墙的叶子也很美丽。

4、理解:拂漾

5、齐读课文,个别读

6、归纳短意。

四、背诵第二自然段。

五、小结,准备下课。

爬山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推荐、愣住、春风拂面”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研读课文第一至第五自然段,初步体会叶老对文的认真负责,对人的平和真诚,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感激之情。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初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出示多媒体画面(一墙绿绿的爬山虎)

2、引导学生欣赏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片断)

3、根据课题,猜测内容,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读课文的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2、检查词语的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一)

(一篇、推荐、眼帘、删掉、动词、规范、燥热、握手、融洽、黄昏、客厅、余晖、

楷模、模模糊糊、)

指名学生朗读并重点理解“推荐”。

3、理清层次。

课文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这样两件事。

(三)学习第一部分,体会作文修改之道,感受叶圣陶先生的人品。

1、默读课文1——5自然段。思考:从叶老先生的批改中,作者肖复兴的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认真、平和、温暖

2、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让“我”感受到了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呢?

理解“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感受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讨论:从哪两个词中特别让我们感受到叶老批改的认真?我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

4、再找一找,叶老把我的作文具体做了哪些改动,让“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呢?

< ……此处隐藏5287个字……p>(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自渎课文,重点学习本课第1、2段。

(3)学习作者描写事物得方法,学习如何去观察一个事物。

(4)激发学生观察得兴趣,做生活得有心人。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观察事物得方法。

(2)通过对词语得理解,了解爬山虎得特点。

教学难点:

爬山虎得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会爬墙吗?那有没有会爬墙得植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会爬墙得植物。教师板书——爬山虎得脚

二、初读课文,解疑,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本课得生字、生词,并通过上下文理解词义。

2、可见出示本课生字,生词,学生读,师纠正

3、读课文,找出课文得哪几段写了爬山虎得脚。

4、教师讲解本课体裁——说明文。

三、讲读课文。

1、课文得1、2自然段写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A、个别读课文,思考:第1自然写什么?

B、这两处地方有什么共同点?

C、齐读思考:你能从这两句话中看出爬山虎得什么特点?

2、讲读第2段、

A、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什么?

B、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C、叶子颜色得美表现在哪里?

D、叶子得均匀、整齐表现在哪里?

3、导读。

A、爬山虎叶子得颜色变化。

B、爬山虎长大了得叶子颜色很美。

C、爬山虎得叶子长得很整齐。

D、爬山虎得叶子得很均匀。

E、当风吹过,满墙得叶子也很美丽。

4、理解:拂漾

5、齐读课文,个别读

6、归纳短意。

四、背诵第二自然段。

五、小结,准备下课。

爬山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邀请做客”,感受叶老先生的亲切、质朴。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一、复习导入:

1、课文回忆了叶老先生和肖复兴之间的哪两件事?(结合回答板书:修改作文、邀请做客)

2、引读重点句:当时的作者并没有见过叶老先生的面,但他的脑海中已浮现出这样的印象: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板书:认真、平和)

二、学习“邀请做客”:

过渡:15岁那年暑假的一天,叶老先生邀请作者去他家做客。他有幸见到了这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这次会面,叶老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划出相关句子。

1、交流汇报: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1)引导:同学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你能成为作者的知音,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吗?(2)引导:怎样的两个人会在一起融洽地交谈?

(3)引导:“心融化”了是什么意思?(内心深受感动)为什么作者的“心”会融化呢?

(师板书:亲切、质朴)

2、补充资料,拓展文本

(1)同学们,叶老对“我”包含着怎样的期待呢?请你看课文插图,联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来猜想一下叶老先生会对作者说哪些期待的话。

(2)引读叶老期望的话:

“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三、感悟“借景抒情”:

(一)尝试命题,引导质疑:

1、回顾要点: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明白了写了这样两件事——

(结合板书,学生回答:修改/邀请做客)

2、尝试命题:如果让你来给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呢?

3、引导质疑:原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

(二)学习写景片段: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

(1)看,这就是爬山虎。看到这满墙一大片绿绿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学过叶圣陶写的《爬山虎的脚》,描写的就是叶老自家院落里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诵几句。

(3)肖复兴又是怎样来描写那一墙爬山虎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2、品味两句话:

句1: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句2: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感悟“非凡”(出示句子):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1)理解“意义非凡”:如果在作者15岁那年,没发生这两件事,你认为作者的人生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要点归纳:是叶老先生改变了肖复兴的命运,引领他走上了辉煌的人生之路。)

(2)补充资料,感受“非凡”:让我们来看看,那个夏天以后肖复兴的文学之路吧。

4、理解题意:

(1)至此,我想同学们一定已经明白,课文就是要借这绿绿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师指题)来赞叶老——(师指板书,生齐读:“认真、平和,亲切、质朴”“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

(2)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时,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蕴含了更深的含义。

出示最后两句话,生齐读: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3)解读“绿”:指名读题

这句话又蕴涵着什么深刻含义吗?请同学们自由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深化文本:

1、补充资料:

教师讲述:叶老就是这样真诚质朴、平易近人,他老人家不仅仅只关心过肖复兴,他还热情关怀许许多多的文学青年,通过书信,通过娓娓的言谈,以他创办的的刊物,影响、发现、培养了如茅盾、丁玲等一批中国现代文学界的巨人。因此,他老人家被誉为“文坛伯乐”、“感动中国的作家”。

2、写话:面对这位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老人,我们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3、阅读积累:

推荐阅读:《我教儿子学作文》(肖复兴著)。

《精选爬山教案范文汇总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